看到一個報導,說日本有人寫了一本很暢銷的書,台灣譯作『我不是魯蛇』(『魯蛇』即是『Loser』。此書原名為『20代で隠居週休5日の快適生活』)。作者大原扁理不是一個高學歷人士,中學畢業後待在家中三年,靠父母救濟。之後的起心肝搬到東京找工作,活到三十出頭突然發覺這一切都很不值得,長時間工作辛苦賺來的錢,都用來交租,消費等,但卻換不到快樂。之後決定搬到租金便宜的偏遠地方,找些兼職,每週只會工作兩天,賺取七萬五千円一個月(港幣大約五千多)。為了節省開支,出入只靠步行或踩單車。吃得盡量簡單,甚至乎自己種植蔬菜或在路邊摘些野菜去煮。錢只是剛好夠用,但就活得優哉悠哉,騰出大量時間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例如看書和寫作。
另外在Youtube上又看到一個類似個案,主人翁在英國的政府機構工作,薪高糧準,但每天的工作很公式化。於是像大原扁理一樣,放棄高薪厚職,從大屋搬到一間小小的單位居住節省租金。跟著在附近的雜貨店做每週兩天的兼職。其他時間可以多見朋友,家人,做些喜歡的事情等等。
再繼續找下去,可以看到更多例子,包括一套叫『Minimalism: A Documentary About the Important Things』的紀錄片和一些TED Talks。對,這種生活態度就是叫『Minimalism』,中文譯作『簡約主義』。
『簡約主義』主張的是活得簡單,不需要擁有和追求多餘的東西,基本上就是物質主義的相反。最極端的一個簡約主義者只擁有三十樣東西就可以好好的生活,這三十樣東西包括兩條牛仔褲,一件外套,幾件襯衫,內衣褲,襪,電腦,手機,旅行袋,牙擦等等等等的基本東西。只要你把家中的東西全部打包在紙箱內,像預備搬屋一樣,然後有什麼需要用的才在紙箱中拿出來,過了四季,沒有拿出來的東西基本是你不需要的。而根據過往的例子,你會發覺你所需要的東西一定比你想像中的要少很多很多。而所擁有的減少了,就會壓制你想擁有更多的慾望,簡單地說就是將你的購物慾降低,錢也不用花那麼多,即是說也不用賺那麼多錢了。
問題來了,我們華人的傳統思維是否與這種主張充滿矛盾?首先,我們有所謂『養兒防老』的思維,即是說我們有個與生俱來的責任,就是在長大後要照顧父母,包括經濟上。那你要去過你的超簡約主義生活,賺少了錢怎樣供養父母?
跟著就是你的子女問題。我們不像西方人,子女過了十八歲就可以狠心的叫他們獨立,自己賺錢養自己,香港的怪獸家長絕對做不出。他們甚至乎要擔心將來子女能否買得起樓,最後連自己的退休金都要奉獻給子女做買樓的首期。當然,他們會期望子女在自己年老之時可以照顧自己,就是之前所說的『養兒防老』。那麼,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和上一代而活,那個可以真正為自己而活,任性一下?
雖然『活在當下』這句拉丁語格言在近年來非常流行,但壓根兒我們還是會為將來擔心。病倒了要錢去醫怎算?掉了工作供不起樓怎算?人愈來愈長命到時錢用完了怎算?而事實上多數簡約主義者,包刮大原扁理在內,問他們對將來的看法,他們都會說只會去看眼前的快樂。
『活在當下』的完整詩句為『活在當下,儘量不要相信明天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