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訊氾濫

十數年前,有一個調查是關於那個城市的人在街上走路速度是最快的,結果香港大熱勝出。時至今日,香港人走路的速度明顯慢了下來,因為很多人都邊走路邊看手機。有時好奇看看大家都在看甚麼重要的東西,結果不外乎是Facebook,Whatsapp群組對話,甚至乎是電視劇。總之,不可以有一刻停止接收資訊,不管是有用的,還是無聊的。

姑且把『Information Overload』翻譯為『資訊氾濫』吧。遠在一百年前,德國社會學家『Georg Simmel』就提出在充滿資訊的城市裡,走在街上的行人都會忽略身邊擦身而過的人,而造成疏離。但那時候的所謂『充滿資訊』,我想像到的都只是一些大型廣告,海報,報紙之類吧,就已經會做成疏離?那現在豈非嚴重萬倍?對我來說這個推論有點牽強,但還是明白背後的意義的。

『資訊氾濫』另一個較嚴重的副作用是影響判斷力。美國空軍研究過太多的資訊,並不能幫助一個飛機師作出決定,反而會令他們猶疑不決;在戰場上,死了九成。另外,由於太容易取得資訊,就會造成依賴。本來可以自己思考的事情,既然可以輕鬆地在網上找到答案,自己就不會去動腦筋了。試試想像當年坐在蘋果樹下的牛頓,和菩提樹下的釋迦牟尼,手上都是拿著手機上網,現在的世界應該會不一樣。

說了些可以上網找到的資訊,說一些個人的經驗。在職場上『資訊氾濫』可以造成很多災難。當你努力地用一個技術去開發一個新產品時,每天都會有新資訊去影響著你;例如可能看到一篇文章介紹一個新技術,說是比你現在用的好,那你要轉用嗎?另外又可能看到一些類似你正開發的產品的報道,會打擊你繼續開發的信心嗎?所有文章都有一個目的,就是影響讀者。要做到這點,除了內容本身要吸引外,就是要文字修飾。那麼說這個新技術比你那個好,一定是真的嗎?還是那篇文章其實是一篇鱔稿?一個小小的題外話,如果你看到一篇公司的新聞稿,例如手游公司,如果裡面只說自己公司一年的收入是多少多少,那麼代表這間公司有收入,但可能支出更多,未賺錢。如果文章說的是整個市場的年收入是多麼多麼的龐大,即是說這間公司未有收入,只能用其他人的數字去吸引你眼球。剩下的,就是有實力的,可以有信心地吿訴你盈利是多少,不會造作。

『資訊氾濫』同時衍生另一個生態,就是『分享資訊』。像之前所說,每篇文章的目的都是想產生影響力,加上一個『分享』鍵,就更事半功倍。喜歡『分享資訊』的人橫跨各階層,包括職場上的低中高層。這個資訊年代給予很多人一個錯覺,就是『看了即是懂了』,和『看了即是研究』了。曾經做過實驗,就是深入去問一個喜歡把人家的文章分享出去的人,關於文章裡面較具體的內容,結論是這些人,其實往往只是看到標題後就分享出去,內容不要說理解不理解,其實連看也沒有看過。可惜的是這些『分享者』往往被抬舉到是個很緊貼時代,喜歡研究的學者,俗語就是有料的人。其實說穿了,和被人唾駡的『Content Farm』分別不大。老土點說,最正確的做法是看完一些資訊後,去消化,研究,做做實驗,證實是可行的,就可以以自己的看法去分享。按一下『分享』鍵不用兩秒,但所產生的副作用,其實可以是很大的。

子曰:『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!』,那個『習』,有說是『溫習』,但我認為是『實習』。只是盲目接收資訊就是『學而時不習之』吧。不過我想表達的,不是要怎樣運用資訊,反而是希望可以遠離不必要和不太需要的資訊。

記得曾幾何時,呆呆的在車廂內,課室內,或躺在床上發白日夢嗎?現在能夠空閒下來,都是用來上Facebook,還花寶貴的時間去看完這篇拙作,浪費人生。請馬上按下Like後,放下手機,發半天呆。

 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